山西:互联网+实验操作考试
实验操作考试,是目前中考中难以操作的一项考试。传统的实验操作考试由学生在实验室现场实际操作的方式进行,分物理化学两个考场,每天14场,每场15分钟,场次间隔20分钟。每个考场24名考生,12名监考评分教师负责监考,每个监考老师负责2名不同考题考生的监考评分工作。一天一个监考评分教师只能监考28名考生。监考评分教师在场次间隔的20分钟里还要整理仪器,调整仪器摆放顺序等。监考评分教师数量不足,持续工作时间长,劳动强度大,一直以来都是传统实验操作考试的弊端。特别是人为的监考评分难免存在有失公允的嫌疑,这也是考生及家长所担心的公平公正的问题。
在刚刚结束的太原市2015年中考理化实验操作考试中,太原市教育局尝试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创新实验操作考试形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该实验操作考试评价系统,由实验操作云数据管理中心、考场设备(包括网络摄像头、考生终端、考点管理软件等)组成。实现参考学生、学校、考题、考场等所有数据信息化管理,视频监考、实验过程记录并互联网传输至数据库、后期追溯和大数据分析。每场考试只需两名监考老师和一名信息技术管理人员,阅卷是在计算机环境下按照设定的赋分标准统一评分、分数的自动生成以及形成学情分析。即使在考试成绩公布后,对有疑问的实验也可以做到即时查询,为考后异议的解决提供了依据,网上阅卷等手段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实验操作考试打分客观性公平性问题。通过实验考评系统的大数据分析系统,为实验教研积累提供了大量真实的基础数据,为实验教研的开展提供了坚实基础。
据介绍,为做好2015年中考加试理化实验操作考试工作,太原市安装配备实验操作考试评价系统41个考点学校共82个考场,由于使用实验操作考试评价系统是全国首创,又是太原市首次大规模应用,为稳步推进,做好做实,实验操作考试是在实验操作考试评价系统环境下监考评分教师现场打分的方式进行。有异议的考生最后再采用视频数据,确定分数。在考试现场,每组的第一名考生当场操作电脑,随机抽取确定48名同学的考题,抽取过程在大屏幕上显示,进入考场,每个实验台上都有一个数据盒,两旁都固定了两个高清摄像头,考生实验操作的全过程通过视频数据传输到云数据管理中心,监考教师现场评分,经学生确认后即时输入分值,提交数据中心,使考试管理变得高效、透明、客观、公正。